歷屆新聞室
Prev
Next
- 發佈年份
- 2018
- 報導媒體
- 科學人
- 發佈日期
- 1月1日
- 作者
- 雨不停
台灣綠色革命女強人 開創生物經濟契機 中研院蔡宜芳特聘研究員榮獲「2018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全台第一、更是唯一專為表揚台灣女科學家卓越貢獻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由台灣萊雅、吳健雄學術基金會與婦聯會共同主辦,今(10)日公佈第十一屆各獎項得主並舉行盛大頒獎典禮。今年「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獎項得主皆從「生命科學」領域的女科學家中選出,最高榮譽的「傑出獎」得主為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特聘研究員,「新秀獎」得主為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王涵青教授和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趙玲副教授。「孟粹珠獎學金」則頒發給國立臺灣大學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博士班五年級學生林秀娟。
被譽為台灣女性諾貝爾獎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於2008年開辦,十一年來已表揚了41位傑出女科學家。主辦單位之一台灣萊雅總裁陳敏慧表示:「台灣的兩性受教均衡,但投入科學的女性鳳毛麟角。表揚並樹立女科學家的典範,即是為了鼓勵女性追求科學夢。如同這些優秀的女科學家,推動台灣的科學更進步。」
傑出獎: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特聘研究員
「傑出獎」得主蔡宜芳博士小檔案
- 科學專長: 透過對細胞膜蛋白功能研究,有助找出農業永續發展的創新策略
- 科學理念: 追隨自己的心,不要擔心沒被看見、石沈大海,只要想著自己在幫忙打底鋪基地,享受過程中探求真理的感覺,就能夠在研究之路上走得更長更遠。
- 教育貢獻: 透過紮實的實驗室訓練,培育多位本土優秀女性科學家。
「我覺得蠻重要的是follow your heart!」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今年獲最高榮譽的傑出獎得主為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特聘研究員。蔡博士是國際知名的植物營養學家,從事細胞膜蛋白的功能研究,在硝酸鹽轉運蛋白研究領域貢獻卓著,有助舒緩氮肥對環境的危害,其成果發表於頂尖期刊,取得台灣及美國專利,更重新改寫植物生理學的教科書。蔡博士設計提高農作物氮利用率的新策略,不僅大大提升環境保護,同時創造台灣生物經濟產業契機!
新秀獎得主:科學新星閃耀殿堂 研究成果令人驚豔
-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王涵青教授
王涵青博士研究重點是蝦類重要病毒性病原體(蝦白點症病毒)研究,並拓展至蝦類免疫學,建構「蝦體類適應性免疫」的突破性免疫系統,結合生醫系統生物學模式,發現第一個由無脊椎病毒所驅動宿主的有氧糖解現象。王博士的研究成果也藉由緊密產學合作轉移至蝦類養殖產業,協助蝦類養殖產業邁向環境友善的永續經營綠色養殖模式。
-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趙玲副教授
趙玲博士對於細胞膜蛋白的研究兼具學理創新以及前瞻性,擅於精準運用化工之中物理、化學、和數學的基礎來發展新技術,其研究對於藥物開發和研究膜蛋白的功能與機制方面有突破性的貢獻。2017年趙博士獲日本化學學會頒發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並獲邀於日本化學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趙博士團隊率先發展出之細胞膜蛋白檢測技術,利用仿細胞膜平台來分離、純化及檢測細胞膜蛋白,在進一步與產業結合後,將可使我國在此一生物技術的發展上,處於領先國際的地位。
此外,為鼓勵年輕女性學子投身科學研究領域而設立的「孟粹珠獎學金」,今年得主為國立臺灣大學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博士班的林秀娟同學,林同學年紀輕輕即已展現研究實力,發現一種含硒蛋白的降解方法,在國際頂級Science期刊發表論文,並獲得許多國內外獎項。
